甲狀腺亢進常見症狀有哪些?
甲狀腺亢進常見症狀有哪些? 甲狀腺亢進 常見症狀有哪些? 甲狀腺掌管我們全身的內分泌系統,常聽到的大頸泡、眼球突出都是甲狀腺的病徵之一。甲狀腺疾病其實罹患率頗高,「甲狀腺亢進」與「甲狀腺低下」就是最為人熟知的疾病。本文將針對講解「甲狀腺亢進」,找出造成甲狀腺亢進的原因,並且配合醫生進行必要的治療以及預防,就可以提高痊癒率。 甲狀腺亢進是什麼? 甲狀腺位於氣管前方,是個蝴蝶形狀的腺體。由甲狀腺所分泌的「甲狀腺素」幾乎都會影響著我們體內各個器官。當甲狀腺過度活化,分泌出超過身體所需的甲狀腺素,整體代謝速率便會加快,交感神經過度亢奮,就容易煩躁不安、怕熱盜汗、心悸、活動變喘、生理期變不規則、體重減輕等症狀,而這就是所謂的「甲狀腺亢進」,簡稱「甲亢」。 甲狀腺亢進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甲狀腺亢進的 常見症狀有哪些? ▪ 眼球突出 ▪ 容易出汗、焦慮 ▪ 手抖 ▪ 失眠難以入睡 ▪ 體重減輕 ▪...
9合1子宮頸癌疫苗病毒不分男女 9歲或以上就可接種!
9合1子宮頸癌疫苗 病毒不分男女 9歲或以上就可接種! 9合1子宮頸癌(HPV)疫苗 病毒不分男女 9歲或以上就可接種! 全球 99.7% 的子宮頸癌中,都是由 HPV (人類乳頭瘤病毒)而引起。本港平均每2-3日就有一位女士,因爲子宮頸癌離開最愛的家人!病毒不分男女,不論是同性 (男男/女女)或異性的性接觸,都是感染 HPV 的主要途徑。所以男女都應該接種「9合1子宮頸癌(HPV)疫苗」,防患未然! 男女高達8成機會感染 HPV ! 有性生活人士一生中有高達80%機率感染 HPV ,即使一生中只有一個性伴侶仍有將近60%感染風險!...
甲型肝炎是什麼?病徵、傳播途徑全面睇
甲型肝炎是什麼?病徵、傳播途徑全面睇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當病毒入侵肝臟時,為了擊退病毒,肝細胞更會快速地被破壞,因此引發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就是其中一種常見的肝臟疾病。香港人熱愛海鮮、刺身,若然水產食物的處理不當,就有染上甲型肝炎的風險。了解甲型肝炎的傳播途徑及病徵,有助預防染病,盡快治療,盡早康復。 了解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由過濾性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引起。潛伏期一般是14至28日,甲型肝炎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病徵,部分患者或會出現與其他肝炎相類似的症狀,如發燒、疲倦、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茶色小便及黃疸(皮膚和眼白發黃)。 甲型肝炎會造成死亡嗎? 絕大部分感染甲型肝炎的患者會完全康復,不會產生任何併發症或後遺症,而且身體更會產生終生抗體,可以終生免疫。但是,仍有極少數患者會因為出現爆發性肝炎而死亡。 甲型肝炎的流行情況 ▪ 在香港,甲型肝炎的感染率屬於低;在東南亞、俄羅斯、中國、中東、地中海地區、整個非洲和中美洲以及南美洲非常常見 ▪ 在1992年曾發生甲型肝炎流行疫症,呈報數字高達3626人,其中4人病重死亡 ▪ 在2016年男男性接觸者之間的甲型肝炎傳染個案曾經急劇增加 ▪ 甲型肝炎屬法定須呈報的傳染病,請瀏覽呈報衞生防護中心的統計數字 甲型肝炎的傳播途徑 甲型肝炎主要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即透過進食或接觸受感染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水或物件而傳播。病毒需要於100℃高溫下煮最少5分鐘才會死亡,如果進食了受污染而未經煮熟的食物或食水,例如貝類海產、生蠔、海鮮刺身、沙律等, 便有機會染上甲型肝炎。而與感染者有緊密接觸或性接觸(不限於肛口接觸) 亦可傳播甲型肝炎病毒。 治療方法...
脂肪肝的症狀及改善方法
脂肪肝的症狀及改善方法 脂肪肝是本港常見的都市病,根據研究發現,全港約有100萬人患上脂肪肝,高居亞洲首位。脂肪肝是因肝臟細胞積聚過多脂肪而引起的疾病,一旦脂肪在肝臟堆積久了,便很容易發炎,反覆的發炎、結疤、纖維化甚至硬化,最嚴重會導致肝癌。 脂肪肝的成因 脂肪肝是一種良性肝臟疾病。現今飲食充斥著精緻糖份,高油、高脂、高糖的飲食容易轉換成三酸甘油脂堆積在肝臟。值得留意的是,肥胖並不是脂肪肝的唯一指標,即使是身材瘦削的人亦有機會出現肝臟脂肪超標的情況。 ▪ 基因遺傳 ▪ 肥胖 ▪ 藥物副作用 ▪ 快速減重 ▪ 高血脂 ▪ 糖尿病 脂肪肝有分等級 中當肝臟內的脂肪(主要成分是三酸甘油酯)含量超過肝重量的5%以上,表示已患有脂肪肝。脂肪肝可依照脂肪的堆積指數分為三個等級: 輕度: 肝臟脂肪含量5-10%...
打針前要驗抗體!了解乙型肝炎抗體檢查
打針前要驗抗體! 了解乙型肝炎抗體檢查 乙型肝炎是由過濾性病毒引起的疾病,病毒能令大量肝細胞死亡,損害肝臟功能。根據估計香港乙型肝炎帶菌者約有60萬人,但有近半患者都不知道自己已經受感染。害怕自己是隱形帶菌者而不自知,可以抽血檢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體,及早治療可減低嚴重併發症和死亡的機會。 乙型肝炎是什麼?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臟疾病,若未能完全清除病毒,則會終身成為慢性帶菌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可以引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惡化成肝硬化或肝癌。值得留意的是,患者感染病毒後,可以持續毫無徵狀,直至肝臟受到嚴重損害時才出現病徵。 乙型肝炎檢查十分重要 據統計,香港約有8%人口是乙型肝炎帶病毒者。要知道自己是不是乙型肝炎的帶菌者,或者體內的乙型肝炎抗體指數是否足夠,可以接受初步的血液檢查。抽血檢查能檢驗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體。若驗出有抗原,即是患有乙型肝炎;驗出體內有抗體,就無須再打針。 乙型肝炎抗原V.S抗體 抗原 (帶病毒) 抗體 結果和建議 陰性(-) 陰性(-) – 表示從未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 可考慮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以預防病毒感染 陰性(-) 陽性(+)...
中醫有解方!助你減輕新冠後遺症
中醫康復 減輕後遺症 隨著確診康復人士數量大增,不少人確診後都出現久咳、腦霧等後遺症。一般是指感染後症狀持續四周或更長時間,包括無法緩解的疲乏、乾咳、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失眠、脫髮、情緒低落等症狀。中醫論點來說,感染後會出現全身性症狀,相當損耗精氣神。在減輕後遺症的處理上,中醫有明顯的優勢,透過中醫的用藥與針灸進行全身性氣血調養,以益氣、養陰、清熱、利濕、行氣、活血的治療方向,能幫助患者減輕症狀或縮短病情。 後遺症影響身心 大部分確診者經過治療可以完全康復,但臨床上仍見有些症狀會持續較長時間或是反覆出現。皆因檢測轉陰並不意味病毒已經完全清除乾淨,後遺症也非重症才有,目前病毒力減弱的 Omicron 變異株亦有機會留下後遺症。病毒直接損傷器官、殘餘病毒或病毒殘片滯留在體內、病毒產生免疫反應未完全消退等,以上皆是造成腦霧、久咳等後遺症的原因,若有出現高燒和嗅味覺喪失的患者更要注重康復。 1. 疲倦乏力 許多患者在康復過程中出現體倦乏力的症狀,易有胸悶、氣促、出汗、體能和運動量明顯下降,即使在休息或睡眠後仍有感疲勞無法緩解,精力略遜之前。 2、乾咳,喉嚨有異物感 最常見的呼吸道病徵就是久咳不止,特别是說話時,即會乾咳不已,咽喉如有異物黏著,喉嚨痕癢、咳聲重濁。 3、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力下降 3、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力下降 處事不能集中精力,反應明顯不如從前迅速敏銳,做事效率下降,健忘等症狀。有報道指出,有50.8%新冠兒童懷疑有注意力不足及記憶力減退、上課效率低等情況出現,不能輕視。 4. 睡眠品質降低 出現睡眠障礙,入睡困難、半夢半醒、睡眠淺多夢、半夜醒來難以入睡,皆會損耗精神,令身心疲倦不堪。 中醫清疫毒效果更勝一籌 中醫清疫毒...
流感針與新冠疫苗可以一齊打?疫情更要接種「流感針」!
流感針與新冠疫苗可以一齊打?疫情更要接種「流感針」! 新冠肺炎在社區捲土重來的同時,也要小心「流行性感冒」病毒悄悄出現。為了避免流感及新型冠狀病毒交叉感染,醫生均會建議接種流感針。但不少人都會對施打疫苗有所疑慮:「接種了新冠疫苗還需要打流感針嗎?」、「兩種疫苗可以一起打?會不會對身體不好?」、「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接種需要間隔嗎?」。林林總總有關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的疑問,下文為你一一揭曉! 流感是什麼?為什麼需要打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透過飛沫傳播。在香港,流感一般於冬季一至三月和夏季七及八月流行。普遍人們認為,流感與普通感冒的差異不大,但這想法其實是大錯特錯!流感的病徵比普通感冒更嚴重,可以導致非常嚴重的併發症或輕度至重度疾病,甚至可能引致死亡。故此,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是其中一種預防季節性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有效方法,亦可減低因流感而入院留醫和死亡的個案。 新冠肺炎和流感的分別?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但流感也不能忽視。兩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而且流感與新冠肺炎的症狀十分相似。 新冠肺炎 流感 症狀 發燒、喉嚨痛、鼻塞、流鼻涕、腹瀉、疲倦感、腹痛腹瀉、噁心、肌肉痠痛 發燒、喉嚨痛、乾咳、疲勞、肌肉痠痛,嚴重併發症有肺炎、腦炎、心肌炎及其他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症狀等,更可能導致死亡 潛伏期 3-10天 約1-4天 流行期 一年四季 一年四季高峰期為11月-3月 傳播方法 空氣傳染:吸入空氣中較大的呼吸分泌物粒子或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傳染粒子。...
疫苗注射小貼士
疫苗接種 疫苗注射小貼士 多謝您選用Swindon的疫苗注射服務,為了令大家更安心地接種疫苗,請細閱以下有關疫苗注射事項的之內容,如有任何疑問,歡迎向我們查詢 一般疫苗注意事項 所有疫苗注射服務,請於一星期前透過電話或網上預約 ( 若預約日期為星期六或公眾假期前後,請提前於兩至三星期前預約) 。 所有網上預約必須於三個工作天前登記,所有未經本中心確定之網上預約,將不獲受理。 注射當日如有身體不適或發燒,建議在痊癒後再接種疫苗。 大部份疫苗可於同一天接種(身體不同位置,如左、右手),例如流行性感冒和肺炎球菌疫苗,詳情請向我們查詢。 部份疫苗不適用於準備懷孕、懷孕中或哺乳期間的婦女,如有以上情況或有懷疑,請告知中心醫護人員。 如在注射疫苗前服食任何藥物或中藥,敬請通知中心醫護人員,如有需要亦可攜同正服食的藥物向我們查詢。 部份疫苗注射期長達18個月,請謹記完成整個注射程序,才可達至最佳保護。本中心設有SMS提示服務,在已預約注射疫苗前的1-2天會發出短訊通知,以確保你能按照時間表接種以得到全面的保障。 兒童疫苗注意事項 在注射疫苗前數天,多留意小朋友的身體狀況,如有身體不適或發 燒,建議在痊癒後再接種疫苗。如有任何疑問,歡迎向我們查詢。 家長請妥善保存針卡,並緊記攜帶針卡前來注射以茲記錄。 小朋友在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發燒、腸胃不適、注射部位紅腫等 反應,只需要配合注射疫苗後的護理即可,家長無須過於擔心,如...




